開欄的話
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是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國資國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深入推進世界一流創建示范行動、管理提升行動、價值創造行動和品牌引領行動等“四個專項行動”,一批企業品牌影響力和國際化水平明顯提升,中央企業率先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的基礎更加堅實。在世界經濟奧林匹克賽場上,中國企業尤其是一批中央企業已經開始加速沖刺。
世界一流企業都有自己的進化路徑。當中國企業日益接近世界經濟舞臺中心時,中國企業與世界一流企業進化論的關系,正在悄然發生變化。過去,中國企業更多的是既有進化論的模仿者、學習者;未來,中國企業將更多地成為新的進化論的貢獻者、引領者。
為了更好地總結經驗、樹立標桿,《國資報告》將聯合有關主流媒體、專業研究機構和國資小新等平臺,推出“企業進化論”系列報道,從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連續任期考核A級央企,國有企業管理標桿企業標桿項目標桿模式中,選擇典型案例和最佳實踐,梳理歸納治理模式、管理經驗,探尋基業長青密碼,講好現代化新國企故事,為更多企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提供鏡鑒。
經過深入采訪調研,本期《國資報告》推出了“企業進化論”系列報道第一篇《三峽闖灘:穿越“歷史三峽”的企業戰略轉型發展模式》,希望能為更多央企盡快穿越發展航程中的“歷史三峽”、奔向世界一流,帶來一些借鑒價值。
三峽闖灘——穿越“歷史三峽”的企業戰略轉型發展模式
策劃 · 閆永 郭大鵬 劉青山
采寫 · 本刊記者 劉青山
《國資報告》雜志2023年第2期
大美三峽,瞿塘雄奇、巫峽幽深、西陵險峻,美則美矣,古來卻有“川江不夜航”的說法。如今,隨著三峽工程竣工,水位上抬,三峽險道變成了黃金水道。
對于三峽集團而言,通向世界一流企業之路,也如三峽航道一般,一波三折。
對于企業來說,執著于熟悉的、平直的航道,看似最安全。但水利其平,船貪其順,淤塞會越來越嚴重,難免有擁堵之遲、覆舟之險。如何擺脫路徑依賴的強大吸引力,始終做到“見路不走”,另辟優徑,是包括三峽集團在內很多志在世界一流的企業的共同關切。
1993年9月27日成立之日起,三峽集團就毅然放棄了當時慣用的帶有計劃經濟色彩的施工模式,主動選擇了以市場化方式推進公共事業發展的項目思路;放棄了因陋就簡就地取材,選擇了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并通過消化吸收再創新實現逆襲的技術路線。
進而不躁,穩而不鈍。30年來,這種風格在傳承中不斷發揚。從立足水電到布局新能源,再到發力環保,每當所處航道變窄之前,三峽集團總能及時地闖灘越礁,疏浚舊航道,跨入新“河流”,謹慎而堅定地,朝著“領先半步”的目標穩健前行。
難以把握的關系,不僅是“穩”與“進”,還有“質”與“量”、“企”和“國”。在矛盾中求和諧,在運動中找平衡,三峽集團聚焦主業不斷拓寬賽道,實現了清潔能源和長江生態環?!皟梢睚R飛”融合發展,以核心競爭力的不斷增強,持續提升服務國家戰略的能力。
多年來,三峽集團利潤總額、歸母凈利潤、成本費用利潤率、全員勞動生產率、人均利潤等關鍵指標連年在中央企業名列前茅,連續15年在中央企業年度經營業績考核中獲評A級。水電、風電、光伏等主業資產回報水平穩居行業前列,資產負債率保持在50%左右,繼續保持最高的國際信用評級。
一壩矗立,長江安瀾。圖為三峽工程在泄洪
成立之初,三峽集團就提出了“建一流工程,建一流企業”的目標?!敖裉?,我們更有實力和能力、更有基礎和條件全面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比龒{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雷鳴山表示。
始終堅定不移走市場化發展道路;始終站穩主賽道并適度超前布局新賽道;始終著眼搶占技術制高點、管理制高點。30年來,這“三個始終”保障了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推動企業實現了“兩翼齊飛”的戰略轉型?!蚌奶陵J關”邁向大市場、“巫峽通幽”布局新賽道、“西陵放舟”占據制高點,“三個始終”不僅是三峽集團改革發展的基本經驗,而且是其他企業戰略轉型的重要參考。
經過深入采訪調研,本期《國資報告》推出了“企業進化論”系列報道第一篇《三峽闖灘:穿越“歷史三峽”的企業戰略轉型發展模式》,希望能為更多央企盡快穿越發展航程中的“歷史三峽”、奔向世界一流,帶來一些借鑒價值。
鏈接:
“歷史三峽”理論是史學家唐德剛于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原創理論,認為中國歷史發展好比船行三峽,在前后兩個社會形態的轉換間必有一轉型期,而此轉型期即為歷史的“三峽”。這一說法后來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場景。如果引申到管理領域,“歷史三峽”則意味著制約企業轉型的各種桎梏,尤其是路徑依賴。實踐證明,只有不斷闖灘過關,通過“歷史三峽”的企業,才能實現基業長青。
瞿塘闖關 水電筑基
擺脫計劃經濟思維慣性,探索以市場化方式推進公共事業。三峽集團沖破險峻的“瞿塘”關口,書寫了世界水電產業發展奇跡。這成為企業裂變躍遷堅實的“大壩底座”,也為中國水電行業跨越式發展樹立了標桿。
大江流日夜,東去不復回。
在中國現代發展史上,1992年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年份。這年1月18日—2月21日,鄧小平南方談話掀起了新一輪改革熱潮。
對于三峽集團來說,1992年同樣是一個重要年份。這一年4月3日,七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了《關于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經歷了半世紀論證紛爭的三峽工程,終于看到了希望曙光。1993年9月,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三峽集團前身,以下統稱三峽集團)正式成立,全面負責三峽工程的資金籌措、建設實施、生產經營、債務償還以及資產保值增值。
當時,國內水電建設的傳統模式,是以建設單位為主體,由財政撥款興建,葛洲壩電站就是這樣建起來的?!叭绻赜眠@一思路,三峽集團將會是一個擁有十幾萬人的大塊頭?!比龒{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雷鳴山說。
沐浴著改革春風,三峽集團大膽探索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承包制、合同管理制、項目監理制等工程建設管理體制,建立了一支精干高效的項目管理團隊。這種責權利相統一的法人治理結構和靈活高效的管理架構,為三峽工程的高效率建設、科學化管理、市場化運營打下了堅實基礎。
“前人打下的底子好,傳承下來的基因好?!崩坐Q山認為,這是三峽集團的重要核心競爭力,也是高質量發展動能持續澎湃的“長江之源”。
夯實底座
攔江筑壩,是建設水電站的關鍵環節。對于三峽工程而言尤其如此。三峽大壩全長2309.47米、最大壩高181米,混凝土體積達2794萬立方米,是當今世界上已建大壩混凝土量最多、壩體過流孔口最多、泄流量最大的重力壩。
風吹浪打,巋然不動。這歸功于三峽人對大壩工程質量的高度重視。
三峽集團第一任總經理陸佑楣常說:“質量是三峽工程的生命,質量責任重于泰山?!睘榇?,三峽集團制定了嚴格的工程質量標準,形成了嚴密的質量監督網絡。所有標準都高于國內行業規范,有的甚至超過國際標準。
外國專家邁克林擔任三峽工地監理時評價說:“中國文化特別強調人際關系。而我在三峽工地上感受最深刻的,是一種科學而嚴謹的制度的力量?!?/p>
隨著工程建設的順利推進,2000年2月18日,三峽集團開始籌備三峽電站的電力生產工作。
三峽電站地處全國電力聯網中心,是我國西電東送和南北互供的骨干電源點。為確保安全穩定運行,三峽集團所屬長江電力從三峽電站電力生產籌備階段就在評估并吸收國際上先進管理理念的基礎上,將“精確調度、精益運行、精心維護”理念落實到電力生產各環節。
2020年,三峽電站全年累計生產清潔電能1118億千瓦時,創造單座水電站年發電量世界紀錄。圖為三峽電站左岸廠房電站投產后,長江電力在探索掌握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運行規律、優化機組及控制系統設計、創新設備在線監測和診斷運行技術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之后,相關成果廣泛應用于向家壩、溪洛渡、烏東德、白鶴灘等大型電站建設和運行中,推動了國內大型水電運行管理水平的跨越式進步。投產發電以來,三峽電站一直安全穩定運行。
此后,隨著溪洛渡、向家壩、烏東德、白鶴灘等電站的陸續投產,三峽集團逐步形成了流域巨型電站群精益生產管理模式。
三峽集團總經理助理,長江電力黨委書記、副董事長馬振波表示,通過流域梯級聯合調度、大型水電站運行管理及檢修維護等核心能力建設,確保樞紐電站管理各個工作環節精細高效,充分發揮梯級電站群的綜合效益。
葛洲壩、三峽、溪洛渡、向家壩4座電站年設計發電能力合計約1900億千瓦時。2019年,通過深入挖潛提升水資源利用水平,4座電站實際發電量達2104.6億千瓦時,增發電量超200億千瓦時,相當于再造了一個葛洲壩電站。
2021年9月,三峽集團水力發電量達466億千瓦時,創單月發電量紀錄,占同期全國發電量的6.7%,在全國保供壓力最大的時候發揮了重要作用。
握指成拳,同向發力。
2023年1月10日,長江電力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三峽金沙江云川水電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川公司”)100%股權,并完成云川公司股權工商變更過戶,交易價格總計804.84億元。云川公司為烏東德、白鶴灘水電站的開發主體,原4個股東分別是三峽集團、三峽投資,以及兩個水電站所在地云南、四川派出的持股單位云能投、川能投。
本次重組完成后,三峽集團控股的長江電力將擁有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和葛洲壩等長江干流6座梯級水電站的全部發電資產,國內水電裝機容量由4549.5萬千瓦增長至7169.5萬千瓦,增長幅度達57.6%。年發電量亦將大幅增加,其中國最大電力上市公司和全球最大水電上市公司的地位將更加穩固。
多年來,盡管三峽集團其他板塊快速成長,貢獻率穩步提升,但長江電力始終是三峽集團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
技術登頂
2022年12月20日,白鶴灘水電站最后一臺機組順利完成72小時試運行,正式投產發電。這意味著白鶴灘、烏東德、溪洛渡、向家壩、三峽、葛洲壩6座電站共同組成了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一滴水沿江而下可以發6次電,實現了長江流域水力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截至2022年12月18日24時,6座巨型電站累計發電31859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準煤約9.1億噸,減排二氧化碳約24億噸,對推動實現“雙碳”目標意義重大。
白鶴灘水電站全部機組投產發電儀式(攝影:趙?。?/p>
從三峽工程到白鶴灘,幾十年砥礪前行。以三峽集團為代表的中國水電行業,通過自主創新推動了中國在機電裝備、工程施工等諸多領域的不斷突破,一路登頂。
最早提議建設三峽工程的,是孫中山先生。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多次過問三峽工程建設計劃,并組織了多次專家論證。
改革開放后,中國水電開發迎來了爆發期,包括二灘工程在內的一系列重大項目先后上馬。但任何一個項目都沒有遭遇三峽工程一樣的巨大輿論壓力。淤堵、地震、大壩安全,一系列質疑如影隨形。
經過多年系統科學的嚴謹論證和民主決策,1991年8月,國務院三峽工程審查委員會通過對《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審查意見,認為三峽工程建設是必要的,技術是可行的,經濟是合理的。
1992年4月3日,七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以1767票贊成、177票反對、664票棄權、25人未按表決器通過《關于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在全國人大上討論一項單體工程,三峽工程的這一待遇,不僅是“空前”,有可能也是“絕后”了。
超常規重視、跨時代爭論,一個重要原因是當時中國水電發展實力與世界先進水平之間的巨大鴻溝。僅舉一例,當時國內企業制造的規模最大機組為32萬千瓦,世界規模最大的已達70萬千瓦。
選成熟技術,還是冒險趕超?
陸佑楣院士等人明確表示,要建就建成世界一流,決定使用70萬千瓦機組。
“大壩一般建設在狹窄河谷之中,機組多了布置不下。而且,大型機組更可靠、效率更高?!瘪R振波解釋說。
機組容量的提升,不是簡單的數字放大,往往意味著設計方案、選用材料的重新調整。中國企業造不了,三峽集團就開門建工程,啟動面向全世界的招標。
1996年,經國務院三峽建委批準,三峽左岸14臺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最終由阿爾斯通、福伊特、西門子、GE等外企中標。按照招標規則,中國企業東方電機和哈爾濱電機分別與中標外企合作完成了機組的設計制造。
在2003年啟動的三峽右岸電站12臺70萬千瓦機組招標采購中,哈電、東電成功獲得訂單,負責8臺機組的設計制造。從運行情況看,國產機組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02年,國家正式授權三峽集團滾動開發金沙江下游河段的溪洛渡、向家壩、烏東德、白鶴灘4座巨型水電站。建設過程中,國產機組的單機容量先后跨越了77萬千瓦、80萬千瓦和100萬千瓦大關。其中,白鶴灘水電站左右岸各安裝有8臺10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
向家壩水電站(攝影:高峰)
“100萬千瓦水電機組是世界上最大容量的高端產品,已超出現有技術水平和規范,世界范圍內均無現成經驗可借鑒?!眹H大壩委員會榮譽主席賈金生說,這足以證明,中國不僅在建壩規模上領先全球,技術制造水平也已進入引領階段。
低熱水泥混凝土技術的應用,是見證我國水電建設水平提升的重要窗口。
大壩混凝土出現裂縫是世界級頑癥。國際壩工界上曾有句話說“無壩不裂”。但追求卓越的三峽人,卻不信這個邪。經過20余年的科技攻關,終于打破了這一“魔咒”。
三峽集團科技創新部主任李文偉表示,水泥混凝土開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施工中水泥發熱導致混凝土熱脹冷縮。要解決開裂問題,就是要選用發熱量低的水泥。早在三峽工程建設期間,三峽集團就聯合相關科研院所研制了一種特殊的低熱水泥,利用圍堰等邊邊角角進行了試用。此后,隨著研發的進一步深入,水泥性能持續優化,逐漸得到了更多業內人士的認可。
溪洛渡的導流洞、泄洪洞使用了低熱水泥。這是國產低熱水泥首次在水電站主體工程中應用,裂縫減少了70%左右。之后,向家壩的消力池也選用了低熱水泥,沒有產生裂縫。李文偉表示:“當時之所以沒有選擇在大壩上使用,一方面是因為這種水泥產能跟不上,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當時對低熱水泥性能仍缺乏全面認知?!?/p>
到了烏東德和白鶴灘水電站建設時期,國產低熱水泥的產能、性能均有提升,但業界對特高拱壩全壩使用低熱水泥仍存在諸多質疑。李文偉帶領技術團隊,根據大壩的特性,有針對性地開展了深化研究,對質疑一一作了回應,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低熱水泥混凝土技術。
最終,三峽集團黨組經過深入研判,果斷拍板,同意全壩應用?!澳嵌螘r間我們研究團隊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連續3年都在施工一線守著,生怕出問題。但實踐證實,低熱水泥混凝土技術是可靠的?!崩钗膫ケ硎?,也要感謝那些質疑者、反對者,給了技術團隊持續改進的壓力和動力?!罢缗思义P院士所說,三峽工程最大的貢獻者,就是那些持反對意見的人士?!?/p>
時至今日,在水電建設運營領域,三峽集團已經自主掌握了智能大壩建造、水電站專用檢修機器人等一系列關鍵技術?!伴L江三峽樞紐工程”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幾十年來,三峽集團的核心團隊發揚工匠精神,扎根深山,心無旁騖、精益求精、敢于擔當,推動了一系列首臺首套產品的應用,為推動中國水電行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崩坐Q山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是奮斗出來的。一代又一代三峽人,用實踐驗證了這一科學論斷。
輸出方案
世界一流企業不能關門稱王,要在國際市場上有影響、有品牌。三峽集團的國際化道路,開始于國資委的一次“排兵布陣”。
2008年10月,經國務院同意,國資委批準中國水利投資集團公司(下稱國水投)重組進入三峽總公司。
在此之前,三峽集團專注于三峽工程的建設和運營,在其他業務上著墨不多。墻內開花墻外香。不少國家提出,希望得到三峽集團的支持幫助。特別是馬來西亞相關方面直接提出,希望三峽集團作為總承包單位幫助建設沐若水電站。
正是在推進這一項目的過程中,三峽集團與國水投旗下的海外水電工程建設單位中水電一拍即合,認識到雙方在拓展國際市場方面分別具有資金優勢和專業優勢,如果結合起來,在國際市場上會相得益彰。
從提議到商談再到獲批,都在當年完成。三峽集團由此獲得了發展國際業務的良好基礎。2011年,三峽集團召開了第一次國際業務工作會議,并正式組建了三峽國際,作為國際化業務的平臺。
截至2022年底,三峽集團國際業務遍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特別是成功建設多個在雙邊經貿關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大型清潔能源項目。中巴經濟走廊首個水電投資項目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全部機組投產發電,被譽為中巴鐵桿友誼的象征;老撾南公1水電站入選“中外水電國際合作優秀案例”,成為中老兩國互利共贏的典范……
后發先至,三峽集團的秘訣不少。
一是“聯合出?!?。為了降低境外業務風險,三峽集團貫徹合作共贏理念,引入國家主權基金、國際投資機構、當地企業作為戰略投資人建立聯合體,努力形成項目共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比如,三峽南亞公司就引入了絲路基金和世界銀行旗下的國際金融公司等戰略投資者。
再以馬來西亞沐若水電站項目為例。該項目由三峽集團牽頭,長江設計院、水電八局、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總公司組成聯合體共同實施,獲得了業主的高度贊譽,已成為中國企業編隊出?!白叱鋈ァ钡牡浞?。
中國三峽集團參與建設的馬來西亞沐若水電站
二是“借船出?!?。2011年底,三峽國際旗下三峽歐洲公司以27億歐元成功并購葡萄牙電力公司(下稱“葡電公司”)21.35%股權,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當時葡電公司的規模與三峽集團相當,裝機容量在2300萬千瓦左右。此后,三峽集團依托葡電公司,成功進入巴西、秘魯等電力市場,成為巴西第二大私營發電企業,并快速進入波蘭、意大利、德國等歐洲清潔能源市場,實現通過股權投資拓展國際市場的戰略目標。
三是“標準出?!?。30年來,三峽集團在長江梯級電站運營管理中逐步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三峽標準,成為三峽集團海外業務發展的重要基礎。馬振波表示,包括巴西的朱比亞、伊利亞兩座水電站,以及巴基斯坦的卡洛特水電站等在內,長江電力均派出了技術團隊參與電站運營管理工作。
作為三峽集團在海外投資的最大綠地水電項目,2022年6月29日全面投入商業運營的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95%以上設備來自中國,堪稱三峽集團采用中國標準并整合中國水電設計、施工、裝備與建設管理全產業鏈編隊出海的示范項目。
“我有幸見證了中國技術在卡洛特水電站項目的廣泛運用。這個項目將改善許多巴基斯坦人的生活,并緩解巴基斯坦的電力供需矛盾?!笨逄仨椖堪头诫娏こ處熌潞蹦?middot;阿里·馬哈茂德說。截至2022年底,三峽集團業務覆蓋全球近50個國家和地區,境外可控裝機容量約1260萬千瓦,業務資產總額1900億元。
四是“落地生根”。比如,目前三峽集團在巴西裝機規模達到831萬千瓦,三峽集團擬對當地出資企業進行股權多元化改造后,推動在當地上市。雷鳴山說,三峽集團成功走出了一條“在全球市場獲取資源、在國際資本市場融資、在海外市場銷售電能、投資收益逐步回流”的國際化經營道路。
巫峽通幽 “風光”登程
中國水電行業開發增長勢頭放緩之際,提前布局的“風光”產業開始爆發。這讓三峽集團能夠順利穿越轉型的幽深巫峽,繼續保持高質量發展態勢。
能源企業對于大江大河的水電開發通常具有極高熱情。對于水電裝機規模占國內總量18.9%、發電量占22.8%的三峽集團,不少企業艷羨不已。
然而,優質水電資源畢竟有限。目前,除怒江、雅魯藏布江之外,國內大江大河的開發已近尾聲。
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對于這一樸素中國哲學中蘊含的道理,三峽人早有深刻認識。
“巔峰往往意味著轉折。白鶴灘水電站全部機組投產發電以后,三峽集團‘建設三峽、開發長江’的歷史使命應該說已經基本完成。長江電力以后要不要發展,怎樣發展,值得我們大家深思?!痹陂L江電力的一次內部會議上,雷鳴山如此提醒。
對此,長江電力提出,要在高水平鞏固大水電的基礎上,通過發力新能源等業務,高質量拓展新空間。
三峽集團發力新能源,已有10多年。
當時,中國的新能源產業尚處于舉步維艱的培育期,對政策依賴度很高。得益于三峽集團這樣一批有敏銳嗅覺、有長遠眼光、有執著精神的企業,中國能夠快速迎來新能源產業的爆發期,并在“雙碳”目標提出后,及時嘗到發展紅利。
從最早的風電、光伏,到后來的抽水蓄能等多種形式齊頭并進,三峽集團的新能源業務早已能夠獨當一面。截至2022年底,三峽集團新能源裝機近3350萬千瓦,相當于再造了一個三峽工程還要多。與同行企業相比,在風力發電、光伏發電這兩個充分競爭領域,三峽集團的營業收入利潤率、復合增長率、全員勞動生產率、人均利潤等指標優勢明顯。
不過,與國內其他電力央企相比,三峽集團的新能源裝機規模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因此,三峽集團提出,將不斷加大這方面的投資力度,希望“十四五”期間新能源裝機達到8000萬至9000萬千瓦的水平。
昂首海上
2003年底,三峽工程的防洪、發電、通航等功能已陸續開始發揮作用。
當時,國家電力體制改革開始破局。國家電力公司被拆分為多家企業,發電側激烈競爭的格局日漸成形。如何在新格局中占據一席之地,乃至打造百年老店,保持基業長青,成為當時三峽集團新一屆領導班子必須要回答的課題。
要不要進入到大水電以外的產業領域發展?要不要在長江流域以外地域進行產業布局?針對這些大家關心的問題,三峽集團協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進行了深入調研分析。三峽集團最終提出,要在全力保證三峽三期工程完美收官、抓好金沙江梯級電站建設籌備工作的同時,從單純的水電開發向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開發轉變,建成國際一流的清潔能源集團。
自此,三峽集團已開始涉足新能源領域。但是,與水電業務相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三峽集團的風電、光伏產業規模小、實力差,并不具備競爭優勢。
2008年10月,國水投的并入,為“風光三峽”的發展戰略實施提供了堅實依托。此后,國水投成為三峽集團新能源項目實施主體,并于2010年更名為中國三峽新能源公司。2021年6月,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三峽能源)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鳴鑼開市。
“三峽集團將新能源業務視作未來保持清潔能源發展優勢的關鍵力量,而海上風電是我們在新能源領域‘彎道超車’的重要突破口?!比龒{能源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武斌表示。
三峽集團新能源事業部副主任常思哲表示,之所以更加青睞海上風電,一是因為三峽集團發力較早,與國水投重組之前就開始在潮間帶進行試驗探索;二是因為海上風電主要施工在海平面以下,與水電施工有很多相通之處,三峽集團天然具有競爭優勢;三是國內海上風電設備、施工發展落后于歐洲發達國家,規?;_發海上風電是三峽集團聚焦“卡脖子”難題,推動核心技術裝備國產化的具體體現。
根據測算,海上風電利用小時數平均超過3000小時每年,比陸上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高出約50%,福建等地更是可以達到4000小時每年,超過水電平均3800小時每年的水平。同時,海上風電距離負荷側更近,輸電距離短,消納比例更高。
但發展海上風電并非易事。
“一臺海上風機的功率可能是陸上的幾十倍,一片海域的總功率往往有一兩百萬千瓦。建設海上風電場需要強大的資金實力,以及科技攻關能力?!比龒{集團科技創新部主任李文偉說。
2022年11月23日,由三峽集團與金風科技聯合研制的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福建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下線。該機組葉輪直徑252米,葉輪掃風面積約5萬平方米,約相當于7個標準足球場大;輪轂高度達146米,高度約相當于50層大樓。根據多年平均發電量設計值,單臺機組每年發電量能夠滿足3.6萬戶三口之家一年之用,可節約標煤約2.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5.4萬噸。
這是目前全球范圍內單機容量最大、葉輪直徑最大、單位兆瓦重量最輕的風電機組。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表示,16兆瓦風機的成功研制,可以有效促進海上風電施工效率提升與用電成本降低,將對相關技術產業的升級進步產生極大推動作用。
在離產業園不遠處的三峽集團福清興化灣海上風電場,來自不同廠家的風機正在風中起舞。工程師蔡正偉說:“興化灣海上風電場剛開始建設的時候,我就已經在這里了,當時第一臺風機還是5兆瓦。短短幾年,16兆瓦已經下線了。我見證了中國風電產業的快速進步?!?/p>
造風機難,安裝也不容易。
“海上風電基礎要固定在海底。這是保證風機在海面之上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基礎結構。但海底的情況遠比我們想象的復雜,巖層變化可以超過幾十米,基礎型式的選擇需要因地制宜,只能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創新?!比龒{能源陽江公司工程管理部主管潘宏冠說。
三峽集團廣東陽江沙扒海上風電場(攝影:梁文棟)
2021年12月1日,我國首個漂浮式海上風電平臺,搭載全球首臺抗臺風型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組成“三峽引領號”,在廣東陽江海上風電場成功并網發電。這標志著我國在全球率先具備了大容量抗臺風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自主研發、制造、安裝及運營能力。
“從近海到遠海、從淺海到深海、從固定基礎變為漂浮式平臺,將是未來海上風電場建設的必然趨勢?!比龒{能源陽江公司副總經理滕華燈說。
2014年開工建設我國首個投入商業運營的海上風電項目以來,三峽能源先后創造了單機容量最大、單體項目最大、基礎型式最多、離岸距離最遠、電壓等級最高、集約布局最廣、產業帶動最強等多項國內外海上風電紀錄,有力助推我國海上風電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的跨越進程。
截至2022年底,三峽集團海上風電裝機516萬千瓦,全年發電量124億千瓦時?!笆奈濉逼陂g,三峽集團將實現建成海上風電裝機1000萬千瓦、在建裝機1000萬千瓦,打造一個“海上三峽”。
質量雙升
新能源項目普遍有著投資少、周期短、分布散等特點。為了讓三峽更好適應形勢變化,雷鳴山提出了新能源業務質量和規模同步提升的要求。
2021年,三峽集團全年新增新能源項目有效資源儲備同比增幅達146%,其中國家首批大基地項目取得1250萬千瓦,占國家批準總量的12%。2022年,三峽集團全年新增新能源項目有效資源儲備再創新高。
常思哲表示,這是因為三峽集團很早就把水電、新能源等主營業務的投資決策權限下放到了長江電力、三峽能源等所屬企業,市場嗅覺、觸角更加靈敏。
比如,當前湖北能源具有投資職能的企業達到15家,較此前增長一倍,一線企業開拓市場的積極性被有效激發。截至2022年,湖北能源新能源裝機規模突破300萬千瓦大關,達到312萬千瓦。
各自發力,更要“萬眾一心”,否則就會絆馬腿、打亂仗。
當前長江電力涉足新能源開發時,往往與三峽能源攜手合作。比如,在內蒙古的項目開發中,三峽能源是大股東,長江電力是第二股東?!拔覀冎饕l揮資金優勢。這樣較好地解決了同業競爭問題?!瘪R振波說。
為進一步加強統籌,2022年4月,三峽集團成立了新能源事業部。常思哲表示,新能源項目具有投資強度大、開發建設周期短、生產運行自動化程度高、內外部溝通協調工作量大等特點,需在策劃初期就對項目全周期工作進行統籌考慮。在此過程中,新能源事業部逐步建立健全集團公司新能源業務管理制度體系,有助于進一步完善集團化管控架構、更好適應行業發展現狀,推動集團公司新能源業務實現高質量發展。
近幾年來,隨著新能源項目的全國開花,為了保障電力系統穩定,抽水蓄能項目開始得到空前重視。2022年4月,三峽集團組建水電與抽水蓄能事業部,負責統籌抽水蓄能項目“前期-建設-運營”的全業務鏈條、全生命周期管理,構建形成事業部牽頭抓總、職能部門密切配合、分子企業各司其職的抽蓄業務管理新模式。
2006年起,三峽集團就開始接觸抽水蓄能項目,并在浙江開始布局。然而,受當時政策限制,該項目被長期擱置。之后,三峽集團又在內蒙古投資了呼蓄電站。然而,由于價格傳導機制不暢等原因,三峽集團最終將該電站控股權轉讓給了內蒙古電力公司。
2014年,抽水蓄能電站核準權限由國家發改委下放至省級政府。自此,電網之外的市場主體在抽水蓄能方面的布局開始逐漸提速。
三峽集團建設運行的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上水庫(攝影:崔徐波)
2022年6月30日,三峽集團首個投資建設的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全部機組投產發電。該電站的抽水蓄能機組可以在3分鐘之內由停機狀態進入滿負荷發電工況,在8分鐘之內由停機狀態轉入滿負荷抽水。每年以24.35億千瓦時發電量參與調峰,相應的抽水耗電量參與填谷,是當地電網調度運行不可或缺的靈活助手。
“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全部機組投產發電,標志著我國在庫盆防滲、高水頭壓力管道、復雜地下洞室群以及施工技術等方面達到了世界領先或先進水平?!敝袊こ淘涸菏繌埑槐硎?。
與其他新能源項目相比,抽水蓄能投資較大、建設周期較長、涉及面廣,其實質是水電項目。但與三峽集團開發的巨型水電站相比,抽水蓄能又成了“小不點”,對技術可靠性等要求相對較低、難度不大。三峽集團水電與抽水蓄能事業部副主任杜建國說,水電項目往往需要國家層面審批。抽水蓄能的水電機組一般30萬—40萬千瓦,項目總裝機一般不超過150萬千瓦,投資在百億元以下,同時淹沒土地少、環境影響小,現在各省能源局即可核準。
目前,三峽集團各主體發揮自身優勢獲取抽蓄資源,資源獲取總量國內排名靠前。
制勝秘訣
新能源產業如何做到以效益為王,始終保持高質量發展?
首先是嚴把入口關。雷鳴山反復強調,推動新能源跨越式發展不能“撿到籃里都是菜”,必須遵守投資邏輯,嚴守投資標準,實現高質量追趕超越。
以抽水蓄能為例,三峽集團獲取項目信息后,會根據項目的負荷大小、區域分布、所在地區排名,以及工程本身的要素,在重點項目庫中進行排名,每年對項目庫目錄進行更新。
杜建國舉例說,首先會優先選擇所在省的第一個項目,這樣政策相對優惠。在選址原則上,更加傾向于靠近負荷側,而不是電源側?!罢w來看,電源側的匹配精準度不夠、需求不迫切,項目掙錢會比較難?!?/p>
三峽集團計劃發展部主任郝偉表示:“今后三峽集團的原則就是把新能源資源獲取的重點放在國家級的大基地上,放在能對國家產業發展格局產生重大影響的大項目上?!?/p>
常思哲也提到,未來要繼續堅持海上風電引領,保障集中連片開發海上風電項目順利推進?!叭龒{集團有能力有信心承擔大型、超大型新能源項目的開發建設任務,我們一次性建成國內首個‘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項目、亞洲最大海上風電場——廣東陽江20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就是最好的證明?!?/p>
其次是算好整體賬。三峽集團在算好經濟賬的前提下,統籌算好整體賬、長遠賬,盡可能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
2022年12月28日,由三峽集團牽頭的庫布其沙漠鄂爾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項目(下稱庫布其項目)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開工建設,該項目規劃總投資超800億元,總裝機規模1600萬千瓦,包括光伏800萬千瓦、風電400萬千瓦,配套改擴建先進高效煤電裝機400萬千瓦,配置多尺度、多型式儲能約400萬—600萬千瓦時,是我國首個開工建設的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大基地項目。
中國三峽集團建設的淮南水面光伏
“與其他電力企業相比,我們在內蒙古的存量項目不算多。但是在跟其他企業同臺競技時,經過不斷完善方案、推動合作,還是成功獲批了條件成熟的庫布其項目,主要原因就是我們更加追求與各方的共贏、多贏?!背K颊苷f。
在內部,三峽集團充分發揮各分子企業專業優勢,初步籌劃形成設計、投資、建設、運行、管理全產業鏈發展優勢。對外部,三峽集團奮力當好產業鏈鏈長,統籌推動整個行業的設計、施工、裝備制造、運維等全產業鏈提檔升級,盡可能給其他利益相關方留足收益,給地方發展多做貢獻。
比如,已投產的浙江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由三峽建工和浙江安吉國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分別持股85%、15%。庫布其項目則是三峽集團聯合內蒙古能源集團共同建設的。
再次是向管理要效益。三峽集團把水電產業形成的精益管理思想推廣到新能源產業中,不斷提高產出效率。
三峽集團水電與抽水蓄能事業部成立后,將抽蓄平均工期100個月優化至75個月,指導各分子公司依法合規、科學有序、壓茬推進抽蓄項目開發建設,實現三峽集團抽蓄項目標準化管理和降本增效。發揮三峽集團在水電全產業鏈成建制的專業化、標準化和數字化優勢,推動抽蓄項目施工過程智能化、建設管理智慧化。
三峽能源針對風力和光伏發電項目多、分布廣、管理難等特點,發揮信息化、規?;蛯I化優勢,全面推行“遠程集中監控、現場無人值班(少人值守),區域自主檢修,統一規范管理”電力生產新運維管理模式,有效促進“降本增效”和“減員增效”雙提升。
最后是科技作支撐。正如雷鳴山所說,推動新能源業務跨越式發展要靠資金投入,更要靠科技創新?!懊恳粋€新業態的崛起,都離不開新技術的支撐?!?/p>
之前海上風電功率提升一直面臨著軸承、葉片國產化、機電一體化控制系統等“卡脖子”問題。三峽集團聯合洛軸、金風科技等企業聯合攻關,一一進行了突破。
隨著功率的不斷提升,目前三峽集團在福建等地的海上風電上網電價已下降到0.302元/千瓦時,低于當地火電上網價格。繼當年率先實現光伏發電平價上網之后,三峽集團再次率先實現了風電平價上網的重大跨越。
如今,在烏蘭察布創新示范園內,三峽集團搭建了儲能技術檢測實驗室、大規模新能源接入仿真驗證實驗室兩個行業急需的實驗室,壓縮空氣儲能、水系鈉離子電池儲能、新一代液流電池等新型儲能技術在這里研究、驗證并示范應用,為下一步的發展積蓄著新的更強勁的動能。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表示,風電、光伏等新能源供給增加后,其自身帶來的波動性對于電力輸出影響很大,需要縱向源網荷儲和橫向多能互補來實現優質的電力輸出,“希望三峽集團能夠為國家蹚出一條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路子來?!?/p>
西陵放舟 治水新篇
從“建設三峽、開發長江”到“管理三峽、保護長江”,三峽集團翻開了歷史上新的一頁。初心不改轉型難,穿越灘多水急的這段“西陵”長峽之后,便是潮平岸闊、風勁帆滿,大江東去,直放太平洋了。
長江,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對沿江群眾來說,有涵養之功、魚米之獲、舟楫之利,也有水患之憂。
一壩矗立,長江安瀾。
三峽工程投產后,從根本上扭轉了荊江地區的防洪形勢。隨著烏東德、白鶴灘水電站建成投產,三峽工程等長江6座梯級水庫聯合統一調度后,更好地發揮了洪水治理、暢通航運、綠色發電和抗旱補水等綜合功能,為長江經濟帶的繁榮發展打下了堅固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三峽集團作出重要講話指示批示。2018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三峽工程,并對三峽工程作出“一個標志、三個典范”的高度評價。2018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進一步指出,三峽集團要發揮好應有作用,積極參與長江經濟帶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建設。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要求,2018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國資委進一步明確了三峽集團的戰略發展定位,要求三峽集團全力發揮好在促進長江經濟帶發展中的基礎保障作用、在共抓長江大保護中的骨干主力作用、在帶領中國水電“走出去”中的引領作用、在促進清潔能源產業升級中的帶動作用、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的示范作用、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表率作用。
按照這一要求,經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反復研究討論,三峽集團逐漸提出了清潔能源和長江生態環?!皟梢睚R飛”的發展思路,實現了從“建設三峽、開發長江”到“管理三峽、保護長江”的戰略性轉變。
“其實在最開始,我們提出的是清潔能源和生態環?!畠梢睚R飛’發展思路?!焙聜ケ硎?,三峽集團黨組領導廣泛到基層一線開展調查研究,認真聽取基層意見建議,環保產業發展方向進一步聚焦到長江流域,并得到全體干部職工的積極擁護。
兩翼齊飛,融合發展。
“三峽集團清潔能源和長江生態環保是同頻共振、協同發展的?!敝袊こ淘涸菏慷畔殓f,生產清潔能源能夠助力能源、電力系統減碳,讓空氣更加清潔;長江生態環保工作則是在提供清潔的水,同時開展循環經濟,做到節能提效?!斑@兩方面的工作對于實現‘雙碳’目標同樣重要?!?/p>
“我們在長江生態環保方面的成績讓業內人士刮目相看?!崩坐Q山說,三峽集團的生態環保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發展壯大、從點到面的延伸拓展、由快到好的轉型升級,助力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凹瘓F公司高質量發展不僅沒有受到影響,而且主要經營指標連創新高?!崩坐Q山說,未來三峽集團將繼續實現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為建設美麗中國賦能添彩。
防洪重任
守護長江安瀾,是興建三峽工程的初心。2003年三峽工程正式下閘蓄水至今,有效提高了長江干流的防洪能力。
2020年,長江發生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僅次于1954年、1998年的流域性大洪水。8月20日,三峽水庫出現建庫以來最大入庫流量75000立方米每秒。為抵御洪峰,減輕長江中下游河道防洪壓力,三峽大壩開啟10個泄洪深孔、1個排漂孔,將下泄流量控制在49400立方米每秒。
據水文還原計算,如果沒有以三峽為中心的上游水庫群攔洪錯峰,荊江分洪區必須啟用,分洪區內60萬人口要轉移,49.3萬畝耕地以及10余萬畝水產養殖面積將被淹沒。
溪洛渡水電站(攝影:王連生)
“這一次汛情是三峽工程建庫以來最緊張的,調度困難也大大增加。但通過實施三峽、溪洛渡、向家壩、烏東德等水庫群聯合調度,有力保障了長江中下游干流的防洪安全?!比龒{集團流域樞紐運行管理中心副主任王海說。三峽集團建立了水情遙測系統、流域梯級電站聯合統一調度系統等完備的“千里眼”“順風耳”。長江上游這100多萬平方公里之內,天氣如何雨量多大徑流多少,都可以提前10天掌握。
既要考慮樞紐大壩安全,還要考慮航運、發電等多方面因素,這幾乎是世界上最復雜的調度系統?!耙诓挥绊懛篮樽饔冒l揮的前提下,對小洪水進行資源化利用?!蓖鹾Ee例說,2022年6月,上游洪水來時,三峽集團經過科學研判,攔蓄了一部分,水庫水位上升了4米,為隨后而來的旱情應對做了一定的準備?!艾F在的調度能力已經比蓄水初期有了明顯優化,但仍有提升空間。當然,這需要水利部門的理解和支持?!?/p>
2022年上半年,長江上游來水處于正常水平。但下半年降雨嚴重偏少?!拔襾硪瞬?0年,第一次見到汛期的江灘上出現了羊腸小道?!瘪R振波說,這給中下游的正常用水帶來了嚴重威脅,很多自來水廠無法正常取水。為此,三峽工程多次向下游補水,保證工農業生產和居民供水。
2022年10月上中旬,水利部調度三峽水庫開展了為期10天的壓咸潮,累計向下游補水40.6億立方米,為改善長江口咸潮入侵形勢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峽集團生態環保部主任徐長義說,三峽工程等水利樞紐是環保工程,最大的環保功能就是防汛抗旱。與此同時,環保的理念貫穿于三峽集團成立以來發展的全過程。
“我們一直遵循著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理念。白鶴灘、烏東德的建設過程中,環保投資超過40億元。三峽工程運行過程中,我們以電養水、養航,有四分之一的費用投入到航運、防洪和生態環保之中?!毙扉L義表示。
2012年以來,三峽集團累計生產清潔電能2.5萬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準煤7.5億噸、減排二氧化碳20.7億噸。三峽集團還推進“電化長江”“氫化長江”“氣化長江”,積極為交通強國建設提供清潔能源保障。
中華鱘和三峽珍稀植物保護,是三峽工程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兩張“綠色名片”。
多年來,三峽集團構建以長江珍稀魚類保育中心為核心,以宜昌黃柏河基地、溪洛渡-向家壩和烏東德-白鶴灘魚類增殖放流站為支撐的“1+3”長江珍稀魚類研究保護格局,突破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累計放流中華鱘等珍稀魚類超1000萬尾,有力促進自然種群恢復。2011年以來,開展三峽水庫促進葛洲壩下游產漂流性卵魚類自然繁殖生態調度試驗18次,調度期間宜都斷面四大家魚產卵量超230億粒,有效改善長江水域生態功能。
三峽集團建成的長江珍稀植物研究所,遷地保護疏花水柏枝等特有珍稀植物1300余種約2.9萬余株。三峽集團生態工程中心長江珍稀植物研究所副所長黃桂云介紹,其中人工繁育成功的珍稀植物有國家一級野生保護植物荷葉鐵線蕨、紅豆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疏花水柏枝、豐都車前等100多種,均已成功應用于水位消落帶生態修復和專類園建設。
兩翼齊飛
從水電到光伏、風電,三峽集團實現了第一次轉型。如今,發力長江大保護,開啟了三峽集團的第二次轉型。
三峽集團是治水高手,卻是治污新秀。
對于這一陌生的領域,三峽集團將其提升到了與清潔能源業務并駕齊驅的地位。雷鳴山說:“三峽集團的六大作用綜合起來,就是清潔能源與長江生態環?!畠梢睚R飛’。兩翼齊飛不能一強一弱,要平衡發展、相得益彰?!?/p>
清潔能源“珠玉”在前,生態環保業務培育起來壓力不小。對于其競爭之激烈,盈利之艱難,三峽人有所耳聞,也有諸多顧慮。
“集團黨組始終保持高度清醒,最終說服了大家?!毙扉L義表示,三峽集團成立至今,安身立命的根本就是要把“水”的文章做足做透。以前長江抗洪壓力大,三峽集團就提供防洪服務;現在污染壓力大,三峽集團就努力改善水質,仍然是此前主業的延伸?!叭龒{集團開拓這一全新事業既是責無旁貸,也是水到渠成?!?/p>
三峽集團計劃發展部主任郝偉則表示,三峽集團水電開發已經見頂,新能源業務雖然發展潛力還在,“但傳統思維下已經走到了極致,必須要看遠半步,探索新的前行道路。即使前景暫不明朗,也要以包容心態鼓勵謹慎探索?!?/p>
三峽集團長江環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殿常表示,整個污水處理行業的前景都不清晰。作為央企,三峽集團有責任也應該有能力,帶領行業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相關研究顯示,長江的主要污染源是“4+1”,分別是城鎮生活污水垃圾、化工污染、農業面源污染、船舶污染以及尾礦庫污染,其中最急迫需要解決的是城市污水問題。王殿常說,治理長江污染,要以城鎮水環境治理為切入點。
“污染在水里,問題在岸上,關鍵是排口,核心是管網?!边@是三峽集團對沿江城鎮“望聞問切”之后拿出的“診斷方案”。
湖北宜昌上控巴蜀,下引荊襄,有著237公里長江岸線,以及160多條境內河流。作為長江中下游水源安全保障的源頭、三峽庫區重要生態屏障,三峽集團的大本營,宜昌在長江生態保護中地位特殊。
2018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確定了長江大保護首批4個試點城市,宜昌是其中之一。隨后,三峽集團與宜昌市政府簽訂“共抓長江大保護共建綠色發展示范區”合作框架協議。
“我們規劃實施的‘一江兩岸’污水廠網新建和改擴建項目,將通過清(雨)污分流改造、空白區域管網完善、CSO初雨調蓄等措施,增強城市的排水能力,提升污水收集率和處理能力,有效控制污染入河,水體的環境承載力將顯著提高,水質將會得到明顯改善?!币瞬腥龒{二期水環境綜合治理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楊浩淼介紹。
目前,長江環保集團已基本完成宜昌、岳陽、九江、蕪湖4個試點城市一期項目建設,污水日處理能力平均提升37%?;鞠鬯幚韽S長期低負荷運行問題,進水COD(化學需氧量)濃度提升15%,出水全部達到或優于一級A標準。
在實踐中,三峽集團還在六安等地探索總結出了“城市智慧水管家”模式,通過“可持續、系統性、高質量”路徑解決城鎮水污染治理問題,基本實現了政府放心、行業認可、群眾滿意。
本是武漢城郊“野湖”的湯遜湖,曾是武漢備用水源地。近年來,隨著周邊的工業發展、居民增加,水質從2005年的Ⅲ類下降到2018年的劣V類(水質最低等級)。
三峽集團對亞洲最大城市內湖武漢湯遜湖進行綜合治理,目前水質明顯好轉(攝影:胡九思)
2020年5月,湯遜湖水環境綜合治理一期工程獲武漢市發改委批復后啟動,2022年7月完成驗收。其間,長江環保集團提出“治湖先治灣”“引水活水”的流域治理理念。當前,這座亞洲最大城市內湖的治理區域水質惡化趨勢已被遏制,按規劃到2025年主湖水質將達到Ⅳ類,2035年全湖水質將達到Ⅲ類,其備用水源地功能將得以恢復。
記者在現場看到,水生鳶尾、美人蕉等10萬平方米挺水植物姹紫嫣紅。水面不時有野鴨等各類水鳥成群飛過,微風吹皺一汪清水,啾啾鳥鳴不絕于耳。
住在附近的市民劉偉說,以前湖里水質發黑,一到夏天,湖面上蚊蠅亂舞,臭氣熏得不敢開窗,苦不堪言?!艾F在我們推窗就能看見飛鳥成群、野鴨遨游的景象。清晨和傍晚,我們還能到湖邊散步、吹風,心情舒暢?!?/p>
截至2022年底,三峽集團累計建設投運雨污管網1.8萬公里,投運污水處理能力426萬噸/日,沿江6大區域32處黑臭水體全部消除,助力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發生轉折性變化。
“最開始,我們更多地把長江環保作為一項政治任務,現在則成為我們重點培育的一個新興產業?!毙扉L義表示,為了更好推進環保產業發展,三峽集團于2016年底成立環境保護部,于2022年更名為生態環保部?!皳宜?,這是央企集團層面唯一一個單獨設立的生態環保部門?!?/p>
為了推動環保產業盡快步入健康發展軌道,三峽集團充分發揮傳統優勢,積極探索清潔能源與長江生態環?!皟梢怼眳f同、融合發展之路。
在宜昌,三峽集團策劃的“水管家”項目中,就包含了污水處理設備、管材、濾膜、藥劑等生態環境類產品制造業;在浙江松陽等地,三峽集團探索通過水系綜合治理提升土地能級,由土地指標交易收益反哺項目投資。在更多城市,三峽集團將區域水環境治理和清潔能源項目打捆策劃、協同推進,積極獲取“污水處理廠+光伏”、園區綜合能源管理、風光新能源、抽水蓄能等低碳項目,通過清潔能源收益回補環境治理投入,增強水管家公司自身造血能力。
長江大保護“三峽模式”得到了沿江省市和行業專家的充分肯定。
中國工程院院士徐祖信說,城鎮河道治理絕不是單一的問題,是一個系統問題?!八芗摇庇薪鉀Q上述問題的技術能力,也能帶來改善這些問題的資金。用市場化的手段做管網建設、修復和運行,這樣既能幫政府解決環境突出問題,也能促進環保產業的發展,讓環保建設獲得巨大的效益。
安徽六安市委書記葉露中表示,在三峽集團的支持下,六安推動“多龍管水”為“一龍管水”,實行“水管家”閉環運營和“水當家”全程監管的工作機制,呈現了城市水環境治理可持續、政府資產能盤活、體制機制更高效的新格局,成為六安綠色振興趕超發展的一個生動實踐和重要典范?!拔覀冇脤嵺`證明了,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之間并不矛盾。既要經濟紅,也要生態綠,這是符合‘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核心要義的?!崩坐Q山表示。
雙輪驅動
截至2022年底,三峽集團長江大保護累計落地投資超2000億元,累計完成投資939億元。投資覆蓋沿江11個省市的上百個縣市,涉及幾百家投運、在建的污水處理廠。
為適應點多、線長的生產經營特點,長江環保集團形成了集團公司—省級區域公司—城市水管家公司的管理架構,并充分借鑒三峽集團在水電行業發展過程中積累的管理經驗和管理工具,在推動無人值守、智慧管理方面進行積極探索。
比如,在安徽六安,每一次降雨之后,六安城市水管家智慧調控中心的大屏上都可以實現實時監控雨水流向,預測容易積水的區域,發布指令啟動相應的排澇泵站,打開排水閥門,避免發生內澇。當監測點水位異常時,系統會視情況決定是否需要安排檢修。
這是三峽集團牽頭研發的、國內首個“廠網河、供排澇”全業態智慧調控系統,可以對六安所有涉水設施進行集中監視、遠程控制和一體化調度。
通過這一系統的推廣復制,長江環保集團在業務快速擴張的同時,保持了人員隊伍的精干高效。長江環保集團目前正式用工僅為1100人。
可以無人化的,一定無人化;能夠屬地化的,一定屬地化。用人才一定選優秀人才,一個可以頂三個。三峽集團的全員勞動生產率一直位居央企前列。
2018年初,三峽集團總裝機規模不足7000萬千瓦,尚未開展長江大保護業務,員工總數約2.2萬人。如今,三峽集團裝機規模突破1.2億千瓦,長江大保護業務取得長足進步,員工總數約2.8萬人,并未明顯增加。
以市場化改革聚焦優秀人才,激發人才活力;以自主創新提升管理效能,激發企業動力,是三峽集團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抓手和有效經驗。
2017年5月8日航拍葛洲壩全景
2002年,三峽集團以葛洲壩電站資產為依托,發起成立的長江電力成功上市,并募資收購三峽首批機組。按照約定,三峽集團承擔防洪、航運等職能及相關費用,長江電力擔負生產經營職能。
自此,三峽集團走出了一條募資投入建設與收益反饋股民的良性循環發展道路。多年來,三峽集團的年投資在1500億元—1800億元之間,但資產負債率始終控制在50%上下,企業現金流充沛。
如今,三峽能源是新能源領域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長江電力則是世界范圍內最大的水電上市公司,堪稱A股的壓艙石,無論市場風云變幻,始終穩步前行。
當前,三峽集團資產證券化率為72%,“未來我們會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證券化工作。因為上市后,有證監會和股民的監督,有上市公司管理機制的約束,會對企業市場化改革形成倒逼機制?!崩坐Q山說。
比如,三峽集團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探索出以“賽艇式”干部管理體系、精益型勞動用工方式、團隊化薪酬激勵機制為特征的三項制度改革模式。
所謂“賽艇式”干部管理體系,是指依據業績優劣動態調整企業級別,干部職位職級與企業級別同升同降;企業如賽艇,干部如選手,選手根據業務能力和業績貢獻排出相應座次,個人回報也受賽艇整體名次影響。
郝偉表示,這一模式既極大激發了員工的積極性,又保證了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高度一致。
在用工方面,三峽集團按照戰略規劃、業務特點、企業現狀等三個維度,對標市場、對標一流、對標極致等三個對標,科學確定所屬企業年度用工規模,構建精益型勞動用工方式。比如,三峽國際公司改革員工績效管理體系,全體員工按崗位層級強制排序,對每組后5%的員工進行約談、降薪、轉崗、解聘等處理。
在績效方面,三峽集團構建充分體現市場價值、組織貢獻和創新要素價值的薪酬激勵體系,2021年二級單位班子成員之間薪酬差距最高達4.8倍。
在湖北能源,針對能源保供等保障任務帶來的企業經營壓力,建立由基數、效益和特別獎勵組成的多元化薪酬體系。湖北能源董事長朱承軍表示,受煤價上漲影響,鄂州電廠2022年的利潤肯定會下降?!八麄兊男б媸杖霑p少,但是在保供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所以有特別獎?!焙蹦茉袋h委書記、董事長朱承軍說,目前這一制度還在完善中。
在科技創新方面,三峽集團充分發揮應用場景廣泛、需求旺盛的優勢,不搞重復性、簡單性投資,成功走出了一條以重大工程項目為載體、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以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為紐帶、提供首臺首套應用場景、引導帶動相關科研單位和企業共同參與、最終推動重大裝備和關鍵核心技術國產化的具有三峽特色的創新之路。
為了進一步激發企業創新活力,三峽集團抓住科技創新機制、人才、平臺、投入等關鍵點發力,發布科技創新“四十條”和核心主業“科技樹”,實施“揭榜掛帥”“賽馬”等機制。
比如,針對白鶴灘、烏東德等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團隊設立長周期重大工程里程碑節點專項獎勵,充分激勵作出突出貢獻的團隊,極大激發了團隊凝聚力戰斗力。
三峽集團科技創新部主任李文偉表示,創新不能漫無目的,更不能偏離主業。要把錢花在刀刃上,集中力量辦大事、求實效?!皩Χ壠髽I既要全覆蓋,激發創新的積極性;也要分門別類,發揮各自優勢、協同創新。比如對于長江電力而言,水資源綜合利用及調度水平提高一點點,效益就十分明顯?!?/p>
“世界一流企業必須有世界一流科技創新能力作為支撐,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過程也是培育世界一流科技創新能力的過程?!崩坐Q山說。
發布日期:2023年03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