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屆“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六屆“中國水周”。聯合國確定2023年“世界水日”主題為“Accelerating Change”(加速變革),我國“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活動主題為“強化依法治水,攜手共護母親河”。
加速變革,需要的是政策層面的體系完善、科技領域的突破創新、思維方式的根本轉變和生活理念的與時俱進。加速變革,需要從我們的每一項研究、每一項工程開始。在攜手共護母親河的探索中,如何實現加速變革?三峽小微今天特為您帶來《國資報告》的深度解讀報道——《一江碧水背后的三峽探索》。
一江碧水背后的三峽探索
采寫:《國資報告》記者 劉青山
長江經濟帶覆蓋11省市,橫跨東中西三大板塊,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占據全國的“半壁江山”,地位舉足輕重。然而,由于多年來的無序利用和過度開發,長江生態環境急劇惡化,可持續發展面臨嚴峻挑戰。
理論上,環境治理的主體責任在各級地方政府。然而,由于投入巨大,長江沿線多數城市早已不堪重負。引入市場機制,成為解答這一問題的必然選擇。
2018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國務院國資委印發三峽集團新的戰略發展定位文件,明確三峽集團在長江經濟帶發展中發揮基礎保障作用,在共抓長江大保護中發揮骨干主力作用。此前,相關部委已在深入調研后提出,“目前在長江沿線,三峽集團是最具經濟實力的央企,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實施長江經濟帶戰略任務十分艱巨,特別是大保護任務十分繁重,亟需三峽集團發揮骨干、主力作用”。
“污染是長期積累的,治理也不會一蹴而就,需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比龒{集團長江環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殿常說,“首要任務就是要掌握這個行業的內在規律?!苯涍^幾年探索,長江環保集團初步解決了如下幾個問題。
尋找市場化發展路徑
長江大保護既是國家戰略,也是市場行為。如何平衡兩者關系,成為首要挑戰。對此,王殿常提出,長江環保集團作為三峽集團共抓長江大保護的實施主體,堅持共抓長江大保護的政治屬性是與生俱來的立身之本。同時,作為肩負政治使命的國有企業,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只有不斷把公司做強做優做大,并持之以恒地貢獻智慧和力量,才能助推共抓長江大保護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罢螌傩允俏覀兊陌l展底氣,經濟屬性是我們的發展動力,二者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關系?!?/p>
在實踐中,長江環保集團不追求高額回報,但要求收益率至少要能覆蓋融資成本。
▲長江武漢江段 攝影:胡九思
城鎮污水處理涉及多個環節。其中,城鎮污水處理廠商業模式清晰簡單,基本都已實現市場化管理。但由于上下游銜接不暢,以致很多污水處理廠的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偏低,處理效果也不好。
相關調研結果顯示,由于配套排水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長期落后,一方面很多污水直接滲入地下,無法抵達污水處理廠,另一方面大量的清水通過污水管道進入污水處理廠處理。由于普遍采用流量計費制,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的關注度不高,部分污水廠的進廠污染物濃度很低,甚至與處理后的濃度相差無幾,污水處理廠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針對這些行業弊病,長江環保集團以補齊城鎮排水管網建設短板為抓手?!坝媱澝磕晖顿Y100億元,連續投資5年,打一場管網攻堅戰?!蓖醯畛1硎?,管網是城市的“地下良心”,如何解決管網建設資金來源,是污水處理的重要瓶頸。
此前,國家發改委已經明確表示,價格機制是城鎮污水處理的“牛鼻子”,并出臺相關規定提出,要進一步完善污水處理成本分擔機制、激勵約束機制和收費標準動態調整機制。
按照這一要求,長江環保集團在宜昌等地探索了“按效付費”模式,即地方政府按照處理污染物的總量,對污水處理廠進行考核付費。同時,從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管網建設運維。王殿常說:“這樣進水濃度高了,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提升了,管網建設運維的成本也有保證,大家都能獲益?!?/p>
在鎮江,長江環保集團與地方政府簽署協議,遵循“誰污染,誰付費”原則,推進鎮江地區建立污水處理費市場化調節機制,探索研究鎮江市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使污水處理費收入與污水處理服務費支出大體相當,最終形成污染、排污主體承擔付費責任的鎮江市城鎮污水處理市場化動態調整機制。
“改革的最終方向,還是要讓水回歸商品屬性?!比龒{集團流域管理中心副主任徐長義說。
王殿常表示,目前探索的商業模式,主要是在不給地方財政增加負擔的前提下,用更少的錢辦更多的事?!暗浞挚紤]接受能力,分期逐步推進。道路走通了,會有更多社會資本進入。這一天短期不會到來,這就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和擔當?!?/p>
“這當然很難,但如果我們不去做,就更沒有人做了?!蓖醯畛Uf,這是一個中央企業充分發揮在國家現代治理體系中獨特作用,服務國家戰略與可持續發展、市場化探索有效結合的必經過程,如果道路走通了,對世界也有啟示意義?!安贿^要提醒的是,這個行業必須實事求是面對保本微利的客觀事實?!?/p>
建立開放共享合作機制
“長江大保護是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僅靠一兩個社會主體無法完成。長江環保集團乃至三峽集團僅僅只是一個牽頭者、探索者,需要通過大聯合帶動方方面面共同參與?!蓖醯畛Uf。
在有關部門的積極推動下,長江大保護形成了“長江辦(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領導、相關部委專業指導、地方政府主導、三峽集團牽頭組織實施、社會資本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長江環保集團主動加強與沿江省市各級政府溝通對接,累計簽署共抓長江大保護戰略合作協議136份,形成優勢互補、各負其責、協同治理的局面。
在具體執行層面,三峽集團搭建了長江環保集團、長江綠色發展投資基金、長江生態環境工程研究中心、長江生態環保產業聯盟、共抓長江大保護專項資金五大業務平臺。
其中,長江生態環保產業聯盟吸納產業鏈上下游各環節領軍企業和知名院校、金融機構等成員單位超110家,帶動2.5萬多人參與共抓長江大保護,有力促進全產業鏈協同治理、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我國水污染處理行業科技創新總體水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卡脖子”問題很多。圍繞解決城鎮污水治理行業痛點,長江環保集團布局產業鏈上的規劃設計、智慧水務、管網檢測修復、污泥處理處置等細分領域,助力中持水務等一批優質企業的先進技術、材料、裝備通過共抓大保護平臺更好推廣應用。
▲岳陽東風湖 攝影:朱玲
與此同時,長江環保集團積極加強與三峽集團內部其他產業的協同合作,堅持全集團一盤棋,加快培育與上海院、三峽建工、三峽發展、三峽電能、三峽能源在規劃設計、智慧水務、項目管理、綜合能源等方面大兵團作戰能力。特別是充分發揮三峽集團新能源、抽水蓄能、綜合能源等獨特能力優勢,積極探索生態環境治理與資源開發聯動,尤其是新能源業務反哺環保投入的新型差異化發展模式。已在蕪湖、岳陽等地多個污水處理廠投運“+光伏”9兆瓦,有效降低污水處理電耗10%。
立足個性化提煉通用模式
▲九江十里河雙溪公園 攝影:曹書豪
長江環保集團組建之初,大部分人都是水污染治理的“新兵”。
為了穩妥起見,長江環保集團先從沿江選擇了宜昌、岳陽、九江、蕪湖4個地級市,作為探索的試驗田。立足城市實際,長江環保集團提供“一城一策”解決方案。最初,江西九江率先探索了“廠網河一體”模式,安徽蕪湖實施了“廠網一體”、湖南岳陽探索“廠網湖一體”、湖北宜昌探索了“兩網共治”等治水模式。
邊實踐邊總結。長江環保集團在前期探索基礎上,創新推出以管網為重點的“城市智慧水管家”模式,作為第三方對城市供水、排水、管網、防洪排澇、河湖等涉水設施統一規劃、建設、運營、管理、調度,解決城市水生態環境根本問題,實現水環境的長期穩定達標和持續改善。
▲三峽集團在安徽省六安市運營的城北水質凈化廠及污泥處置廠 攝影:胡九思
“水管家”模式始于岳陽,興于六安。
長期以來,水體治理涉及多個政府部門,往往存在“九龍治水”現象。針對這種現象,六安市大膽創新,在國內首次將大部分涉水存量資產統一打包交給長江環保集團負責。
長江環保集團在六安探索了獨具特色的“廠網河一體化、供排水一體化、城鄉一體、建管一體”4個一體治理模式。
目前六安市城區100%排水、污泥、內河、中水資產,80%供水資產都由三峽集團統籌?!吧嫌蝸砹硕嗌偎?,自來水廠要供應多少水,污水處理廠要處理多少水,這些彼此關聯的數字,在‘城市智慧水管家’的全面管理下,成為支撐水資源高效利用的大數據?!遍L江環保集團安徽區域公司負責人說。
如今,六安市供排水提質增效明顯。污水處理能力適度超前,日處理能力由18.5萬噸提升至41.5萬噸,可滿足“十四五”城市發展需要;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由2019年的44.8%提升到63.5%,城區污水處理量增長41.2%,COD削減量增加1091噸;城區14條黑臭水體治理全部通過住建部復核銷號,淠河新安渡口國控斷面水質從2020年仍出現劣V類,到目前穩定在Ⅱ類—I類。
2022年9月,三峽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雷鳴山在共抓長江大保護工作六安現場會上表示,長江經濟帶城鎮治污治水關鍵難點在于系統治理,根本問題是管網建設因缺乏商業模式而投入不足,傳統PPP模式難以為繼?!八芗摇笔侨龒{集團闖出的一條新路子,核心是系統性、可持續,能減輕政府投資壓力,實現政府更有為、企業更有力、市場更有效,已成為三峽集團參與共抓長江大保護的主要發展模式。
“剛試點時,有些地方政府并不了解我們三峽的治水理念和治水模式?!蓖醯畛1硎?,“現在地方政府經常會主動找上門來。因為我們會站在地方政府的角度思考,如何以更少的投資,取得系統治理效果?!?/p>
▲蕪湖江東水生態公園 攝影:毛翔春
目前,長江環保集團已與23個沿江市區縣簽訂水管家合作協議,注冊成立岳陽、六安、宜昌、仙桃、九江、蕪湖等水管家公司,繼續推進“水管家”標桿打造工作。
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何報翔表示,三峽集團探索的“水管家”模式起到了示范作用。他建議鼓勵相關國企積極學習,實現廠網河(湖)一體化建設、系統化治理。
發布日期:2023年03月23日